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拔尖计划2.0”实施,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8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工程科学学院承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协办的2025年教育部“拔尖计划2.0”力学学科“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面向全国各“拔尖计划2.0”力学基地及理论与应用力学“强基计划”学生招生,经严格选拔,最终录取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48名优秀学生,为海内外一流高校拔尖学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
8月25日上午9时,暑期学校在西校区开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高存法、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钱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48名学生及各科研实践项目负责教师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公泽教授主持,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吴恒安在致辞中向参与暑期学校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工程科学学院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成就。他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是深入实施“拔尖计划2.0”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拔尖人才培养,为海内外优秀学子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他鼓励同学们充分感受中国科大的学术氛围与科研环境,并欢迎大家未来选择中国科大继续深造,共同探索力学前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和浙江大学钱劲教授分别致辞,对暑期学校的开幕表示祝贺,并分享了在力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前瞻思考。
本次暑期学校以“力学+交叉领域”为主题,聚焦力学学科前沿,邀请多位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工程科学学院王柳教授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在多学科交叉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应用前景;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分析了微型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力学关键技术难题;大连理工大学王博教授从压杆稳定理论出发,探讨了相关百年难题的现代进展;清华大学张一慧教授介绍了基于屈曲力学原理的三维微纳结构组装方法;浙江大学李亚星研究员回顾了喷墨打印液滴动力学的突破与流体力学新挑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岩教授提出了可变动边界约束下柔壁喷管型面变形的快速解算方法;国防科技大学关棒磊副研究员分享了基于事件相机的大尺度光测力学方法在高速动态测量中的应用。
暑期学校还特别设置了六大科研实践项目,涵盖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等多个方向。工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倪向贵进行整体介绍,同学们分组在近代力学系和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实践,包括“广寒宫计划”之熔融沙粒撞击动力学研究组聚焦3D打印精度与效率问题;激波管实验和流动分析组通过实验与模拟研究超声速流动特性、海脉机臂制作与创新实践组进行机械臂组装与功能优化、结构拓扑优化创新设计组通过编程实现经典结构优化与可视化、冲击吸能器设计与制作组结合3D打印与动态冲击实验评估性能、仿生抗震结构模型设计组致力于轻量化仿生屋顶的冲击防护设计与优化等。这些项目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工程实践能力。
活动期间,同学们还参观了校史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并体验了龙舟竞渡等文化体育活动,在学术交流之余丰富了文化体验,增进了彼此友谊。
8月29日下午,暑期学校举行结业典礼。各小组汇报了科研实践成果,并分享了学习与研究心得。经评审,暑期学校评选出杰出、优秀及优胜三个等级的团队奖项。
本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全国高校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现了中国科大力学学科的雄厚实力与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为“拔尖计划2.0”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优秀学子开启科研新征程。
(工程科学学院)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12668.html2025年教育部“拔尖计划2.0”力学学科“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