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校任少卿教授及合作者何恺明、罗斯·吉尔希克(Ross Girshick)、孙剑凭借其奠基性工作“Faster R-CNN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荣获NeurIPS 2025年度时间检验奖。
Neur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在AI学科领域排名第一,被誉为“AI界的奥斯卡”,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年度风向标。
NeurIPS时间检验奖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专门表彰经过十年时间检验、对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奠基性工作。过去三年,该奖项授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等在内的国际顶尖学者。
今年的获奖成果是任少卿教授在我校攻读博士期间(中国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主导完成的世界级深远影响力的工作。该工作于2015年由中国学者任少卿、何恺明、孙剑主导,联合美国人工智能科学家罗斯·吉尔希克(Ross Girshick)共同发表,其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将物体检测效率提升10倍以上,首次开创了端到端实时精准目标检测的全新范式。十年来,该模型的核心思想已深度融入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基因,成为驱动自动驾驶、工业检测、医疗影像、安防监控、卫星遥感等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核心引擎。该工作会议论文及扩展期刊引用超9.8万次,是华人作为第一作者在该会议上发表的学术引用量最高的文章;也是全球华人博士在读期间、尤其是在国内高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全球学术引用量第一的文章;是AI检测领域全球最高被引论文。
此次获奖,是由中国学者主导、在中国研究攻关,并取得长期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研突破,也是我国和我校科研成果首次获此殊荣,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与前沿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深厚积累与重大进展。它不仅是中国高校育人体系成效的有力证明,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产出世界级原创科技成果、培养具有原创性国际影响力的AI顶尖科技人才的里程碑,为我国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里程碑工作的背后,是一个持续涌现的顶尖华人科学家群体。任少卿与在Faster R-CNN中的合作者何恺明(现为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与孙剑(前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还产出了深度残差网络框架ResNet(21世纪全球最高被引论文)、机器图像分类第一次在正确率上超过人类(2025 Helmholtz Prize,ICCV十年影响力奖)等定义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基石性成果。
这一系列由中国学者主导、在中国研究攻关、具有全球深远影响力的工作,证明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已从“单点突破”迈入“体系化、群体性涌现”的新阶段。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具备持续输出世界级原创成果的能力,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突破,更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技话语权与影响力,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AI产业变革中赢得战略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任少卿教授简介
任少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筹)负责人。
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产业应用。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及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做出了基础性、开创性工作,推动了深度神经网络与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世界级革新。截至2025年11月,其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达46万余次。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25 Helmholtz Prize(ICCV十年影响力奖)、2016 CVPR最佳论文奖、ImageNet竞赛与MSCOCO竞赛全球冠军、AI 2000全球人工智能学者榜单总排名第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筹),拟建设国际一流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世界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AI for Science、深度学习等方向,深入开展引领性、原创性、颠覆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工作。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未来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部)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13501.html我校任少卿教授获人工智能顶会NeurIPS 2025时间检验奖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