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次次走进学生家门,日行15公里山路,足迹遍布学校服务的4个村的每个角落;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扎根大山,因地制宜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创客教育带入库区;他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引导每一位教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他教过的学生有180多人考上大学,其中不乏返回家乡一同驻扎乡村任教的青年教师……
获评2024年度“全国最美教师”的彭玉生是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村小学校长。28年来,他坚守库区,用知识的力量点亮山里孩子的未来。
用家访敲开学生的心门
彭玉生今年47岁,是龙山镇彭家沟村人。1996年师范毕业后,他放弃了去城里任教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大山,进入彭家沟村小学,担任五年级1班的班主任,教数学、科学和音乐。
龙山镇彭家沟村是镇中最为偏远的村落,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仿佛一座孤岛。从1958年丹江大坝开建,到2007年再次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彭家沟村村民们几经搬迁,彭家沟小学由一个完校缩编为一个教学点,但他从未想过离开。
他所在的彭家沟村小学如今只开了3个班。1个幼儿班、1个一年级班、1个四年级班,一共15名学生、5名老师。彭玉生既是校长,也是老师。二十多年来,彭玉生始终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每个学生的情况在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学校留守儿童多,还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特别需要关爱。”
1999年秋季开学,彭玉生发现班里的学生小琴(化名)没有到校。当天下午,他就找到小琴家了解情况。“不读了,她到十堰‘抱娃子’(当保姆)去了。”小琴的父亲解释着。紧接着,彭玉生从小琴同村的小伙伴那里得知,小琴还在村里,她父亲撒了谎。其实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不想供孩子上学了。
之后彭玉生多次登门,直到第四次,彭玉生对小琴父母说:“孩子的学费我来垫,不让家里拿一分钱。”这一次,小琴终于回到了学校。
像这样的事,彭玉生做了不少,钱也没少“垫”。他说:“知识改变命运,让每一个孩子走进课堂学习知识,就相当于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28年来,彭玉生家访的足迹,遍布彭家沟村的沟沟岔岔。他先后劝返50多名面临失学的学生,并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40多名学生。从彭家沟小学走出的孩子,有180多名考上了大学,其中不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
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角
“土地是小花的家、橘子树是知了的家、石板是蜈蚣的家、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妈妈的心是我的家。”这是彭家沟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段欣怡写的《家》。在学校的诗歌社团里,每个孩子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诗。
如何让库区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彭玉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为孩子们厚植学习的沃土。
作为科学老师,彭玉生推崇“无边界课程”,打破课堂地理位置的限制,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他开设了《四季自然》课程,把科学课题搬到了雨后的山坡、夜晚的操场、农民的地里、村民的加工房。为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与“创”中学,彭玉生还就地取材开展“自制玩具研究”,捡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夹做口哨,捡起废纸折飞车……
积极引进创客教育,彭玉生想方设法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募集了10套萝卜头机器人,带着老师们一起钻研创客课程,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搭积木、玩编程。目前,学校还开设有平板编程、智能汽车、航空航模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创客课程成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助推器”。省电教馆工作人员参观时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么偏远的教学点,竟然有机器人课程!”
作为校长,彭玉生坚持“不唯分数唯成长”来评价学生。彭家沟小学的孩子们都有一本“成长银行存折”,存折的“存款”可以是不爱笑的娃娃,更爱笑爱说了;爱画画的娃娃,美术越画越好了;写诗的孩子,写出了大家没看到的小细节……“存折”上记录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孩子们在校园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成长中的人,能与自己、他人、自然友好相处的人。”这是彭玉生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彭玉生还独具匠心地开设“看看我的家乡”课程,引导孩子们走进大山,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展现对家乡的喜爱。这些作品多次亮相央视等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库区孩子们的风采和才华。
帮教师走向个性化发展
“点亮一名教师,就能点亮一群孩子”。彭玉生任校长以来,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他常说,经费再紧张,也不能耽误教师的专业发展。
彭家沟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陈双,2015年从汉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曾在杭州打工数年。2022年,她通过招考进入彭家沟小学工作。起初,她不太愿意到这样的村级小学工作。“我开始是想到镇上的学校工作,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这里的环境很适合年轻教师成长。”陈双介绍,平时学校有机会就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今年暑期,学校送我到广州参加培训,收获不小。”
让人人成为主角,为人人提供舞台。学校为教师组建了“成长共同体”,建起了“打卡圈”,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共伴成长的路径激发每一位老师的潜能。近几年来,老师们先后争取到了前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每位老师都将自己的所学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编程、航空航模、阅读、诗歌……就连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也能熟练运用平板电脑上课。
蔡明镜老师被选为网师向全国学生授课;张一鸣老师钻研美术知识,研究适合乡村儿童的美术课程,被评为明星教师;石智慧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航模课程,进行科技的探究……“彭玉生获评全国模范教师,蔡明镜也获评中国好人。一个库区教学点有了两名老师获得国家级奖励!”师生们感到很骄傲,纷纷竖起大拇指。
彭玖生曾经也是彭玉生校长的学生,因为彭校长的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彭家沟小学的一名教师。他说:“是老师的帮助,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帮助更多家乡的孩子学到知识。”
题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6279.html库区“守教人”点亮山里娃的未来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