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合作,9月19日,中山大学“双碳”与学科交叉学术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办。本次论坛以“双碳目标下跨学科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会,就深化跨学科合作、分享科学技术创新的经验与做法深入交流,并就有效应对“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旨在交流深化跨学科合作、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经验与方法,有效应对‘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教授说,实现“双碳”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需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转型,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合作,在能源、材料、环境科学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通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工程实践的链条,协同发力。
陈清泉、王会军、贺克斌、陈小明四位院士围绕“能源-汽车革命的新征程”“2050年前季风环境系统的年代际变化及应对”“双碳目标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金属-有机材料在CO₂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等议题作主旨报告,展示了不同学科领域在“双碳”目标下协同合作的范例,强调“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整体思维和全局视野,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跨学科发展新范式。
专家圆桌讨论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平安教授、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院长姚向东教授、材料学院院长侯仰龙教授,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洪波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林冲教授,就本领域能为“双碳”目标所作的贡献展开交流,并对跨学科合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期望和要求。
此外,论坛还邀请《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物质》(Matter) 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子刊的资深编辑,围绕“编辑心中的好文章是什么”和“作者心中的烦恼如何诉说”的问题分享观点。
本次论坛为学校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跨学科交流合作搭建良好的对话平台,也为全国绿色发展事业与交叉学科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和绿色发展,构建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持续贡献中大力量。
围绕“双碳”目标,中山大学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联合建成我国首个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测算平台;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联合开发亚运史上首个低碳账户,支撑我国“零碳”亚运会的主办;参与科技部绿色转型研究课题,为国家自然资源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提供“双碳”路线设计、分行业绿色技术方案,主编低碳评估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多项标准等。未来,中山大学将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双碳”领域的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陈清泉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彭平安院士,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王复明院士与戴永久院士应邀出席。论坛由中山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鹏教授主持。
文丨记者 陈亮 实习生 王蓉
通讯员 王伟峰 朱嘉豪
图丨学校提供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6475.html深化跨学科研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大举办 “双碳”与学科交叉学术论坛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