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人才与新质生产力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我认为,科技是动力,在三者中最活跃,人才是关键,是三者中的核心,而教育是基础,虽然在三者中见效较缓,但效益最持久。”在近期举行的嘉庚论坛分论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谈道。
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通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十分重要,其中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升级培养模式等。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在分享行健书院十余年的教育模式探索时强调,要培养学生成为创新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教几门课就能做到的。他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
“在应试教育中涌现出的佼佼者,追求分数,追求确定性,他们容易内卷、守成,不接受失败。而我们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个人特质到能力结构都是不同的,他们喜欢寻找激情,愿意全力以赴追求,敢于冒险,接受失败,有好奇心和批判精神等等。”
徐芦平坦言,从前一种人才到后一种人才的转换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模式。“从以知识结构为大纲,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相对封闭和单一,培养方案统一,通过竞争的方式打败别人的方式,变成为以创新为轴线,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注重学科交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探索出了一种以进阶式研究为主轴的创新培养体系。它以科学技术重大创新挑战性问题为牵引,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当他们找到方向后,学院会为他们铺设循序渐进的研究性成长的台阶,并让学生们顺着台阶向上攀爬。其间,研究和学习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一个人的创造性成长。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让教育更包容、多元和耐心,允许学生去开创,去试错。”徐芦平表示,这种培养模式的成效非常突出。“首先让学生们从被动、应试的状态进入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状态;其次,它尊重学生们的多样性,帮助每个人找到了适合的成长路径;此外,它关注学生长期的成长,而非短期功利化的成功。”
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可以开心地成长,人人都能找到并持续做最热爱、最擅长、最有价值的事。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红霞在论坛上谈到,教育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解放人性,清华大学的探索不能仅停留在个别高校,应该更大规模的推向高校甚至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现在基础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没能给孩子们非常大的生长空间。”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表达了强烈的担忧。“尽管我们希望培养出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但我们从源头上就做错了。”林圣彩直言,义务教育强调应试、排名,以牺牲健康的方式换来成绩,不仅会“扼杀”天才,还让许多年轻人进了大学就潜意识地“仇恨知识”。
2024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一超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时也表示,从事基础研究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好奇心,他很庆幸自己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被迫式学习,而凭借个人兴趣走上了科研道路,这也成了他在教育学生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孩子的生长规律不可违,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不可违。”林圣彩因此呼吁更多人关注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7279.html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何为?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