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广州市回民小学举办主题为“多元协同,普特融合共发展”的第七届学术研讨会暨学术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回小的老师针对“普特融合”等教育理念进行了相关的成果汇报和专题讲座,本次活动也是回民小学迎接95周年校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接受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而作为学校,如何接纳和帮助有学习交往困难的孩子,并关注和帮助到每个特殊孩子背后的家庭越发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场,越秀区教育局审批服务科科长许泽荣表示,普特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越秀区需带头实现每个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需要多元协同,建立融合教育新格局。
回民小学校长卜晓薇表示,近年来,学校尝试从多方面开展普特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回民小学将劳动特色课程与教育融合进行建设,升级为广东省特殊教育内涵建设“随班就读项目”示范校,今年九月还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五批特殊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希望本次学术节的举办能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和融合,多元协同,探索普特融合的路径。”
“学校内有近1000平方米的种植园,大自然就是给孩子们的一个大课堂。”回民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梁韫在研讨会上介绍,自2017年开始,学校就在不断尝试将劳动教育渗透融合教育,以各班合作为学习形式,根据年龄划分不同主题,使“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这一教育理念自然地融入劳动实践中。
梁韫提到,学校在开学初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通过绘画曼陀罗、日常观察和家庭访谈等方式初步了解特需孩子情况,在后续的教育中,学校坚持“同上一堂课、同做一个活动、同在一个小组生活”的原则,保障特需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培养普通孩子接纳包容的品质。她以“小多肉课程”为例,表示课程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帮助特需的孩子们认识自己、融入集体,还能让其他的小朋友认识同伴,接纳他人。
“35减8等于几?”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却有孩子给出不同的答案,现场,越秀区启智学校、特殊教育中心主任曹丽敏提到,这些都证明孩子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也对老师的差异化教学提出了要求,她在现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增加一些绿植、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营造温馨的教室,并在作业的设计上有针对性,避免所有人的作业都一样。其次需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以及积极地同家长进行交流互动,让家校直接更了解孩子的成长。
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梁颖茵表示,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又能够基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照顾学生差异。因此,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因人而异,理解学生之间的差距,看到差异后分析原因,再给予相对应的教学。
现场还举行了庄重的教师宣誓和温馨的师徒结对仪式,是回小“传帮带”优秀精神传承的体现,对此卜晓薇表示,如今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回小大家庭,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和带领对年轻教师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不仅要帮助新教师顺利胜任工作,更需要将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承下去。”
开幕式结束后,回民小学党总支书记吴小兰动情地分享了自己的收获:“现场嘉宾的分享给我自己带来很多启发,在特殊孩子的家校沟通上也收获了更多建议,使我对融合教育的理解更具象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也表示,学术节的举办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被认可的舞台,让他们掌握普特融合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方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尊重中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融合教育也称为全纳教育,旨在确保为包括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环境。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回民小学作为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在融合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做法,此前回小就与越秀区启智学校携手开展针对特殊孩子的幼小衔接行动,给予家长更加科学的安置建议。
此外,回小还不断与孩子背后的家庭进行持续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为特殊孩子打造适宜成长的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吴小兰曾向记者透露,自己正在撰写一本关于特殊孩子的工作手册,“每和特殊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沟通一次,我都会把过程和经验记录下来,最后计划汇编成一本手册,为老师们的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文|记者 王沫依 实习生 谢嘉祺
图|校方提供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7561.html普特融合教育怎么做?回小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开幕畅谈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