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计算媒体与艺术 (CMA) 学域主办、书院及团委协办的“根·枝·韵”苗绣数字媒体艺术展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了开幕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及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深度融合。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多学科融合助力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开幕式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回顾了与贵州省铜仁市的深厚渊源。他提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一直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此次展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港科广师生带来了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视觉盛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将祖国的文化瑰宝传递给师生,乃至五湖四海,并通过这样的合作,将港科广的科研与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本次“根·枝·韵”苗绣数字媒体艺术展展现苗绣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强调跨学科合作,通过新技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展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路径。
“考虑到原先提到的两千多个图案(pattern),实际上,在当下的人工智能生成技术中,我们所能生成的图案数量已远超此数,甚至达到了两万、两百万、两千万乃至两亿之多。艺术家们通过我们的这种生成技术,能够发掘出更多的创作可能。”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陈雷教授介绍,在此次的艺术品展筹划中,Ai的助力使得艺术家们的想象空间被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工作并非要取代艺术家的创作,而是要成为他们的助力,帮助他们发现那些可能未曾察觉的灵感与元素。”陈雷说。
此次展览特邀了艺术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松桃苗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石丽平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以开放心态接纳新技术,与港科大(广州)CMA团队紧密合作,利用AI生成艺术作品,共同推动此次展览的策划与制作。
她表示,此次展览是苗绣与科技精彩交汇的见证,也是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里程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苗绣,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绚丽的光芒。”
在该项目的团队构成中,也同样多学科交叉融合。陈雷介绍,CMA团队由技术和艺术设计两大领域的人才组成的。团队中的学生拥有多样化的背景,包括计算机、艺术和设计等。“因此,在我们的团队中,既有负责策展的,也有擅长艺术生成的,还有熟练使用AI工具的同学。”
精彩展品尽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本次展览共展出六大特色展品,包括实体刺绣与数字互动装置,全方位呈现传统手工艺与数字艺术的跨界融合。
展厅中的艺术装置《根·枝·韵》以松桃苗绣鸽子花百褶裙为核心,AI生成的动态图像围绕其周围,模糊了传统与未来的界限,诠释了“文化根源”与“枝叶新生”的关系。数字影音作品《浮云织韵》将苗族传统图案与歌谣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视听盛宴……
在多种展品中,数字互动装置《苗·笔生花》尤其引人注目。《苗·笔生花》产品运用AIGC技术,通过AI模型定制艺术作品,适用于个性化艺术创作。该系统会根据观众的在电子“绘画板”上的创作,自动生成新的“松桃苗绣-鸽子花”刺绣作品,使得参观者的创造力与AI的计算力被结合在一起,共同演绎“笔下生花”。该作品为用户参与的刺绣艺术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也探讨了艺术制作流程、时间周期及应用潜力,是人机协作设计的创新实践。
此外,在开幕式上,石丽平团队赠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艺术品也被放置在展厅中央供参观者欣赏。据石丽平介绍,该作品的母体是由CMA的同学们运用AI技术生成,并将校徽完美融入其中,赋予其独特的意义。在母体的基础上,石丽平团队凭借其非凡的创意与精湛的手工技艺完成,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献上了一件融合现代科技光芒与古典韵味于一体的珍贵艺术品。
除了丰富的展览内容,开幕当天还特别设置了苗族扎染体验工作坊。活动反响热烈,现场名额一度爆满。
文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覃钰璐 方沂昕 通讯员 港科广
图 | 学校提供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7602.htmlAI拓宽艺术边界,苗绣数字媒体艺术展在港科广举行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