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在生物科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首个关于血管芯片的国家标准《血管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在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动保”)启动。这一标准的编号为20243745-T-469,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国药动保作为第二起草单位积极参与。其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技术总师吴永宁研究员担任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而国药动保的总经理孙文副研究员、李岩副研究员,以及武汉轻工大学的柳鑫教授,则分别作为第二、第三、第四起草人,共同参与了标准的编制。
据悉,《血管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将全面覆盖血管芯片的术语定义、外观要求、组件性能及生物性能,以及构型与尺寸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这一标准的出台,有望在医疗、制药、食品安全及毒理检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药动保方面表示,该国家标准的编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的空白,还将有力推动器官芯片技术的创新、产业转化以及监管落地。这对于未来器官芯片产业化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上,人体器官芯片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技术,各国都在积极争夺相关技术、专利和标准。例如,美国在2022年发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中,首次将器官芯片和微生理系统作为独立的药物非临床实验评估体系纳入法案,显示了其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9686.html我国血管芯片国标正式启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迎新突破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