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邂逅武术,首次参加比赛就斩获国际级荣誉,这,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刚刚过去的周末,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传来消息,来自瑞典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语言生Alice Friberg(中文名:武欢艺),凭借出色的杨氏32式太极剑、24式太极拳演绎,获女子太极项目两项三等奖。
来自冈比亚的人类表型组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Muhammed Boye Jallow(中文名:加陆),以优秀的形意拳表现,获男子传统拳术项目优胜奖。
据悉,此次博览会吸引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境外运动员超300人。
“特别紧张!”谈及上场前的时刻,武欢艺记忆犹新,与她同台竞技的,既有像她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也不乏专业选手。在队友们的鼓励下,武欢艺很快平复心情,在场上的她专注而平和,将自己对于太极的理解融入现场演绎,最终获得评委肯定。
“动作确实有点难记”,无论是32式太极剑,还是24式太极拳,要在短期内记住这些招式,武欢艺直言挑战不小。
复旦武术队教练孔繁辉指导武欢艺
今年暑假,得知复旦武术队招募本次比赛选手,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此前,她曾在瑞典见过别人练太极,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学习。在复旦武术队教练孔繁辉的指导下,她很快掌握了要领,“太极讲究平衡动静平衡、快慢平衡,这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十分一致”。
学习太极不仅成为武欢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也让她在压力大的时候能够快速平静下来。“打太极的时候我会变得很专注感觉心里很放松”。
今年2月,武欢艺在复旦开启了自己的中文学习之旅,“中文实在太美了中国朋友也很友好”。此前,她刚获得哥德堡大学的学士学位,会说瑞典语、法语、英语的她,对中国文化也十分感兴趣,因此决定来中国留学。她非常期待在复旦了解更多中国文化,感受多元的校园生活。
“主要是去体验觉得很有成就感”,在此次男子传统拳术项目比赛中,加陆带来的形意拳展示令人印象深刻。
得知有机会参加比赛,他利用今年暑假,跟随学校武术队集中学习了形意拳。在练习过程中,他感受到形意拳蕴含的力量感,“形意拳强调内在力量你要在近距离对抗中调动自己”。
武术不仅带给他强健体魄,也让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意志也从中得到了锤炼。“武术不仅重视防御也强调自我控制与自律”。
2019年,加陆被复旦录取为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本科阶段,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武术,“武术是我在中国最感兴趣的事之一,因为它代表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目前,作为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研究生,他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他看来,这一前沿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出于对科研的热爱,每日早出晚归往返于实验室与寝室成为他的日常,他相信“努力终有收获”,未来也将朝着自己领域继续探索。
据悉,此次也是复旦首次选派留学生参加国际性武术比赛,复旦大学武术队成立于1982年,是全国高校首批高水平运动队之一,多年来在各类武术比赛荣获佳绩。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3-3919.html太“能打”!复旦留学生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斩获奖项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