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计算机建系五十周年大会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大会上,计算机“101计划”上海工作组成立。复旦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源源为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18所沪上高校的上海工作组成员颁发了聘书。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101计划”工作组组长胡振江老师主持成立仪式并进行工作组背景介绍。

据悉,计算机“101计划”聚焦计算机领域基础要素改革,重点建设一批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核心教材,一支“大先生”领衔的一流教师团队和一批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一流实践项目。目前,计算机“101计划”已在山东、云南、黑龙江、福建、广东、湖北、京津冀、江西、湖南、西北10个省/地区建立工作组,开展教学资源成果应用迭代,深化教学交流培训,营造可持续性人才培养生态。本次上海工作组的成立,是计算机“101计划”从试点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工作组将完善建设机制和工作模式,推动不同层次高校教研合作交流,打造精品教学资源推广与培训模式,牵引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转型和深层变革。

此前,计算机“101计划”上海工作组已于10月15日下午在复旦大学逸夫楼举行了一场开源教育研讨会。来自腾讯公司、openKlin社区、KWDB社区等知名企业和开源社区,以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杉达学院等10余家上海工作组成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计算机“101计划”上海工作组秘书长彭鑫主持,参会者围绕开源教育和开源人才培养相关的经验和困惑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育与培训部负责人韩江详细介绍了基金会情况及合作方向。作为2020年成立的非营利科技公益组织,基金会秉持 “共建、共治、共享” 理念,在推动项目孵化、法律合规建设的同时,积极构建面向院校的开源教育体系,涵盖产学研课程共建、大赛、评价机制等多方面。
彭鑫分享了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在开源实践和相关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思路和实践经验。他提到,复旦大学正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3.0版,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学院确立了“淡化绩点、突出多元能力培养”的整体导向,探索将包括“开源贡献”在内的多样化专业能力发展纳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引导学生发展开源贡献及相关技术钻研的志趣。同时,学院还在人才培养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了开源实践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开源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学院依托开放原子开源社团组织兴趣小组和主题沙龙,对接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开源实践。此外,学院还计划将邯郸校区逸夫楼打造为学院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研讨空间、实验设备、技术沙龙等方面的条件支撑。彭鑫强调,开源实践已经成为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更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途径。
多所高校也分享了各自的开源人才培养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推行 “零到一” 编写操作系统实验方案,将开源实践纳入成绩评价;上海大学在数据库课程中引入开源项目式教学,学生提交代码被Apache Flink项目采纳;上海杉达学院构建 “课程 + 微专业 + 开源创新大赛” 多层次体系,依托新技术打造竞争优势。这些分享内容为其他高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
在开放讨论环节,参会代表围绕开源实践组织模式、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会议就开源实践和人才培养方向达成了多项共识:
一是完善学生多元化专业能力评价机制。高校可以探索将 “开源贡献”和“社区影响力” 等方面的表现指标纳入奖学金评定与研究生推免资格等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中;淡化绩点,强化多元能力考核;基金会可以考虑为相关成果认定和能力评价提供支持。
二是推动产教融合落地。基金会、开源社区与高校将共同探索机制,将开源贡献作为产教融合实践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专门设立 “开源专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源课程模板,助力更多高校开展开源教育。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开展 “开源教育师资培训计划”,优先为积极参与开源课程改革的教师提供培训支持,通过示范课程与典型案例推动教师群体教学理念转型,提升教师开源教学能力,为开源教育发展注入师资动力。
四是加强开源通识教育,健全入门指导体系。课程建设上应从大一通识课开始引导学生接触开源,构建 “理论 + 实践” 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针对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开源入门需求,组织力量编制详细完善的入门指导指南,降低学生开源学习门槛,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开源进阶发展之路,帮助更多学生顺利开启开源实践之旅。
此次计算机“101计划”上海工作组开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了高效沟通桥梁,进一步明确了开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定位。未来,随着各项共识与计划的逐步落地,上海地区高校开源教育将迈向新台阶,为培养更多具备开源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3-4522.html计算机“101计划”上海工作组在复旦成立并开展开源人才培养研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