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三星凭借其创新技术再次引领潮流,尤其是在折叠屏手机领域。作为“内折式大折叠”与“内折式小折叠”的先驱,三星不仅在设计上走在前列,还率先意识到UTG柔性超薄玻璃材质的重要性,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仅如此,三星是目前唯一一家坚持在全系折叠屏手机上使用旗舰级SoC配置的厂商。在成本控制和性能之间,三星选择了后者,这无疑更贴近消费者对折叠屏设备的期待。
进入2025年夏季,三星的折叠屏产品线迎来新变化。首次推出的“FE”序列降低了折叠屏手机的售价门槛,同时,第七代Galaxy Z系列以超薄设计和更高屏占比吸引了市场目光。尤其是Galaxy Z Flip 7,首次全球统一搭载三星自研的新款Exynos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
回顾三星Galaxy Z Flip的初代产品,其“化妆盒”造型曾给行业留下深刻印象。五年后,虽然“小折叠”设计依旧遵循这一范式,但Galaxy Z Flip 7却带来了显著变化。首先,其外屏尺寸达到了4.1英寸,支持120Hz刷新率和Vision Boost算法,显示效果显著提升。内屏也增至6.9英寸,分辨率达到2520*1080,机身宽度仅为75.2mm,便于单手操作。
Galaxy Z Flip 7的转轴设计更加平整,折叠态下机身完全贴合,无可见缝隙。作为三星史上最薄的“小折叠”,其展开态厚度仅6.5mm,折叠态厚度13.7mm,重量188克,设计极为轻巧。
硬件配置方面,Galaxy Z Flip 7搭载了三星自研的Exynos 2500 SoC,基于3nm GAA工艺构建,是目前唯一使用GAA晶体管和扇出晶圆封装的手机SoC。该SoC采用10核心4丛集CPU设计,包括一枚3.3GHz的Cortex-X925、两枚2.75GHz的Cortex-A725等,整体设计思路重视能效比。
在GPU和NPU方面,Exynos 2500同样表现出色。其“Xclipse 950”GPU源自AMD RDNA3.5架构,峰值算力高达4.092TFlops,超过高通目前的旗舰GPU。NPU则实现了59TOPs的算力水平,在智能手机旗舰SoC中名列前茅。
在实际测试中,Galaxy Z Flip 7在低负载游戏场景下功耗控制得当,而在高负载游戏中,Exynos 2500则通过调度不同核心来平衡性能和功耗。尽管在高频区间能效比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表现符合2025年“小折叠”手机的预期。
三星在AI功能方面的创新同样值得称道。早在2024年,三星就通过多项端侧AI功能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如今,这些功能已整合为“盖乐世AI”,提供不联网AI选项,这在安卓阵营中颇为罕见。在实际测试中,Galaxy Z Flip 7的转录助手、绘图助手和浏览助手等功能均表现出色,尤其在翻译专业内容时准确率极高。
影像方面,Galaxy Z Flip 7搭载了基于S5KGN3的广角主摄和IMX825超广角副摄,支持全像素对焦和不错的变焦能力。在夜间拍摄中,Exynos 2500的ISP与三星影像算法相结合,确保了高对比度和干净的画面,尤其是在城市夜景拍摄中表现突出。
Galaxy Z Flip 7作为三星Galaxy Z系列“小折叠”的又一次全面革新,不仅在外观设计、硬件配置和功能体验上迎合了用户偏好,还通过自研SoC和端侧AI功能展现了三星的技术实力。这些改进不仅是对现有方案的超越,更是三星对折叠屏手机未来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12185.html三星Galaxy Flip 7深度评测:独特内涵引领小折叠新风尚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