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际著名超分子化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t Meijer教授应邀访问我校并做客中国科大“大师论坛”,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从超分子聚合物到功能材料与手性体系》的精彩学术报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刘世勇主持报告会并致辞,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副部长王晨向嘉宾颁发纪念证书。

报告会上,Meijer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超分子聚合物构建等领域取得的前沿突破。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具有特定氢键阵列的单体,实现了“活”的超分子聚合,获得了长度均一、结构明确的超分子纤维。这种在非共价键层面上实现的超分子聚合过程的精密控制,为制备结构规整的超分子材料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将复杂的π-共轭分子(如寡聚对苯撑乙烯,OPPV)作为“超分子单体”,控制单体自组装形成具有卓越光电性能的多种维度的规整结构。具体到应用方面,Meijer教授团队开发了能在损伤后自行修复的聚合物网络,该材料在软体机器人、涂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设计了能对光、热、机械力或化学信号做出显著响应的“智能”超分子材料,为开发传感器、执行器和信息存储材料提供了新范式。
展望未来,Meijer教授指出,超分子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耗散组装机制,推动类生命材料的创造;通过设计能够与生命系统精准对话的智能超分子材料,推动超分子化学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突破与应用。整场报告完整展现了超分子化学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创新链条,极大激发了在场师生对超分子材料研究的兴趣。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就双螺旋与单链结构的区别、功能团间的相互作用距离、分子组装的协同性、液-液相分离与纤维形成、蛋白质与人工超分子结构的比较,以及科研与产业应用等议题踊跃提问。Meijer教授结合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逐一做出了深入解答。同时,他从个人心得体会出发,强调科学的价值在于提供新的发现,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思路。Meijer教授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与开放包容的学术风格,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共鸣。

(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13157.html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t Meijer做客“大师论坛”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