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数十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战略性生态工程,并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等绿色发展模式,主导了全球植被变绿,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热浪、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我国“绿色家底”持续增厚构成了严峻挑战。
近日,北京大学朴世龙团队评估了2001—2023年我国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并解析了2023年极端高温干旱对我国植被生长及其趋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2001—2023年中国植被持续变绿,速度相当于全球均值三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农业集约化以及大规模造林等是主要原因。2023年极端暖干气候影响下,中国植被绿度未降反升,达2001年以来第三高,表明极端气候事件并未削弱我国植被长期变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陆地植被生长变化的空间补偿和季节补偿机制。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植被绿度持续增加,抵消了西南、内蒙古等地植被生长下降的影响;在南方地区,植被生长因春夏高温干旱而降低,但在秋季快速恢复。
该研究成果为更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碳汇潜力和土地利用管理成效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中国植被变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鲜明例证之一。该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并入选期刊封面论文。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环境能源与资源学院本科生、北京大学访问学生尉善凯为论文第一作者,朴世龙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李湘怡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0-024-1530-7(英文版)
https://www.sciengine.com/SSTe/doi/10.1360/N072024-0239(中文版)
2001—2023年中国植被绿度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3-2224.html朴世龙团队发现中国植被以全球三倍速度持续变绿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