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新工科大学生职业发展论坛在邯郸校区光华楼举行。
论坛聚焦新工科人才培养回应产业变革需求主题,邀请企业专家、生涯导师、兄弟高校,六大创新学院代表和全校生涯教师共聚一堂,探讨新工科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路径。校党委副书记钱海红揭牌复旦大学“新工科”生涯工作室,为来自华为、中国商飞、荣耀等10家头部企业的生涯导师授证。新亮相的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生涯工作站启动。
复旦的六大创新学院建设是本次论坛嘉宾关注的重点。与会专家认为,论坛体现复旦大学构建校企深度联动、精准对接的“复旦模式”。
参加论坛的企业是复旦新工科的重要“企业雇主”,关注复旦新工科的发展。张磊、丁峰、李晓峰、王东勃、陈怡、唐菲、毋洁琼、程娇翼、韩璐、罗钰竺等10位校外行业专家受聘为复旦新工科学生职业生涯导师。
据介绍,这10位生涯导师都有丰富的生涯教育经验,对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独到见解,对高校人才如何与市场需求匹配能做精准预判。他们将助力复旦学子架起从学术发展到行业认知的桥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实现高质量就业。
华为上海研究所招聘调配部部长张磊认为,复旦新工科回应了产业发展亟需,复旦新工科学生所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综合能力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荣耀终端有限公司雇主品牌负责人兼招聘总监陈怡表示,复旦新工科学生学习能力强,工作上手快,与会企业将长期密切关注复旦新工科人才培养,期待更多复旦优秀的新工科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新工科强调学科与产业的结合。新工科人才需兼具“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和“从1到10”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场景能力。在深厚的基础学科、优秀的师资、强大的科研实力的基础上,复旦持续通过校企合作为新工科学生培养“加成”。
校企交流帮学生“长见识”
组织开展校院两级访企拓岗,聘请校外生涯导师通过行业课程、生涯课程、一对一辅导引导新工科学生认识行业,走进行业。
其中,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依托“荣昶·复旦创芯之星科创训练营”持续开展海外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赴日本、新加坡先进半导体制造企业参访研学,深入了解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前沿技术。
行业实践引导学生“勤动手”
通过行业实践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找准定位。近年来,学校和学院先后与华为、小米、科大讯飞等20余家头部高科技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合作,构建校院两级实习实践合作网络,通过子公司-院系、企业部门-专业/实验室的岗位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输送的精准度。
例如,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光子计划-院士班”集中校内外资源打造企业全球创新研发平台研习营,由学生揭榜挂帅领衔攻关课题,把产业一线的课题、技术、需求、实践带到课堂一线,把专业一线的学习场景设置到产业一线。
高质量实训帮助学生“快入门”
学校引入头部企业高质量培训资源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结合复旦新工科数理基础强和华为人工智能生态优势和算力优势,校企联合设立复旦-华为人工智能实习实训项目,面向新工科学生,通过课程讲座-AI训战-岗位实习的方式,配套企业专家辅导/产业课题/在岗实习,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人工智能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实现学术水平和行业能力“双提升”
在六大创新学院实施的领航者计划采用学术导师与产业导师双轨导师制。目前,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和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启动,为低年级学生配备双轨导师。这些来自业界大咖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产业所需,规划生涯路径。未来,双轨导师将延伸至六大创新学院。
论坛当天,学校在光华楼草坪举办新工科实习招聘生涯服务集市,华为、腾讯、宝钢、抖音、阿斯利康、荣耀、药明康德、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中微半导体等50余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用人单位现场开展实习招聘和就业指导。
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2024级本科生陈默生正在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刚上大一的他在辅导员的引导下使用学校职业测评与能力提升系统,在初步认识职业自我后,陈默生将深入探索行业产业,完善个人生涯规划。他感谢学校提供与头部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现场用人单位很多,我和几家心仪的企业进行了交流,希望能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未来深入产业一线实习实践,为国家航空航天与先进制造事业贡献力量。”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3-2352.html为新工科人才培育做“加法”!新工科生涯导师受聘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