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平谷区信息软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平谷区出台《平谷区促进信息软件服务业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聚焦企业研发、增长、人才、项目储备等关键环节,明确支持方向与管理规范,为区域信息软件服务业注入发展动力,以下从多维度进行详细解读。
一、出台背景与适用范围
(一)出台背景
当前,信息软件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业。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京经信发〔2024〕22号)精神,平谷区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制定本《措施》,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区域信息软件服务业创新活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增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适用范围
《措施》适用于在平谷区依法登记注册、完成统计登记,且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这一范围界定精准锁定目标产业,确保政策资源精准投向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的企业,避免资源分散,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二、核心支持方向与具体内容
《措施》从企业研发、增长、人才、项目储备四个核心维度出发,制定差异化、阶梯式支持政策,精准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措施》针对企业上一年度研发费用,设置多档补贴比例,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
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区间
补贴比例
500万元-5000万元(含)
不超过1%
0.5亿元-1.5亿元(含)
不超过2%
1.5亿元-5亿元(含)
不超过5%
5亿元-10亿元(含)
不超过7%
10亿元-20亿元(含)
不超过9%
20亿元以上
不超过10%
注:研发费用数据以企业报表为准,确保补贴依据真实、可追溯,同时设置10亿元年度补贴上限并允许分两年兑现,既保障政策力度,又兼顾财政预算平衡。
(二)激励企业高速增长,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保持增长活力,《措施》根据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增速设置阶梯式奖励,具体如下:
营业收入增速达25%:按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0.5%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营业收入增速达35%:按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0.7%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营业收入增速达50%:按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1%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
该政策通过“增速越高、补贴比例越高、上限越高”的设计,引导企业主动提升经营效益,形成“增长-获利-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加速培育区域内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三)吸引培育科技人才,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根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措施》明确“推荐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平谷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并根据入选人才的创新成就,按平谷区有关人才政策予以支持。这一举措打通企业人才与区域高层次人才政策的衔接通道,帮助企业吸引、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同时通过人才带动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鼓励科研项目储备,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措施》从企业长期发展视角出发,鼓励企业拓展新业务布局,具体包括: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帮助企业提升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荐企业申报市级科技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市级奖项,为企业搭建对接更高层级资源的平台,助力企业获取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推动企业从“跟随创新”向“引领创新”转型。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规范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措施》明确资金管理责任分工、申报要求及不予支持情形,构建规范透明的管理体系。
(一)责任分工
区科技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工作,提出绩效目标,是政策实施的“执行主体”,确保申报流程公平、评审标准统一;
区财政局:负责奖补资金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是资金管理的“保障主体”,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做好财政预算平衡。
(二)申报要求
申报主体需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擅自篡改有关报表信息;
保证项目各项建设手续合规,按时间进度推进;
若存在伪造、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一经查实,需退回已获得的扶持资金,切实维护政策严肃性和公平性。
(三)不予支持情形
为避免资源错配,《措施》明确五类不予支持的情形,从源头筛选优质企业:
申请不符合申报通知规定条件的;
提交的材料弄虚作假的;
被列入《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类和限制类范围的;
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
经审议具有其他不予支持情形的。
四、附则关键条款解读
(一)政策叠加原则
《措施》明确“支持政策与平谷区现行有关支持政策不能重复享受”,同一项目符合多个条款规定的,按照“从优不重复”原则予以支持。这一规定避免企业“多头申报、重复获利”,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升政策整体效能。
(二)后续监管与调整机制
违规追责:企业、个人在取得支持后,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区科技和信息化局有权停止政策支持,并保留追索权,强化对政策受益主体的约束;
动态调整:《措施》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若遇国家和北京市政策较大调整,将相应调整并按新规定执行,确保政策与上级要求保持一致,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解释权与施行时间
本《措施》由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确保政策解读权威、统一;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保障政策及时落地,尽快为企业提供支持。
五、政策意义与预期成效
(一)政策意义
《措施》的出台是平谷区推动信息软件服务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具有三重意义: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通过研发补贴、增长奖励等政策,直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升经营收益,激发企业创新主动性;
完善产业生态:从人才、项目、资金多维度发力,形成“研发-增长-人才-项目”的闭环支持体系,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升级”转变;
服务首都战略: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升平谷区在全市信息软件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形成区域发展特色。
(二)预期成效
预计《措施》实施后,将实现三方面成效: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带动区域信息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培育一批营业收入增速高的骨干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吸引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落户平谷,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持,推动区域信息软件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7-2174.html【解读】关于《平谷区促进信息软件服务业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