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鹤楼的古诗5篇[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黄鹤楼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黄鹤楼
朝代:宋朝|作者:刘珂
黄鹤仙人何所之,古今题遍几多诗。
风涛如许相冲激,栋宇屹然无改移。
但愿清风延世赏,何妨流俗重民疑。
江湄萍蓼年年换,不见楼前铁笛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朝代:唐朝|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黄鹤楼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注释」
⑴阎伯 《黄鹤楼记》: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图经》云,昔费 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
⑵《汉书》:黄霸为颍川太守,吏民咸称神明。
⑶《汉书》: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⑷《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墟山。
「译文」
黄鹤高楼已我被捶碎了,
骑黄鹤的仙人无所依凭。
黄鹤飞上天庭跟玉帝告状,
玉帝却把黄鹤流放回江南。
神明太守再把黄鹤楼重建雕饰,
新近图画的粉壁还芳菲犹闻。
整州的`人都笑我为狂客,
连你这个小小少年也来讥笑讽刺我。
我去严君平帘下打探过,
我知道你姓丁,你家祖宗就是汉朝的辽东太守丁令威,是个神仙。
你竟然在我面前写诗调笑我!坏我酒兴,哈哈,关公面前耍的什么刀?
瞧瞧俺这把笔,那是笔尖生花儿,笔杆子绕着白云窗前飞的笔。
小子,等我明天酒醒了,
写一首让你知道什么叫诗歌的诗给你看看,再与你一起寻找诗中烂漫的春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 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
1、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2、迁客:被贬滴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3、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评注
《苕溪渔隐丛话》:
《复斋漫录》“古曲有《落梅花》,非谓吹笛则梅落。诗人用事,不悟其失。”余意不然之。盖诗人因笛中有《落梅花》曲,故言吹笛则梅落,其理甚通,用事殊末为失。
《四溟诗话》:
作诗有三等语,堂上语、堂下语、阶下语,知此三者可以言诗矣。凡上官临下官,动有昂然气象,开口自别。若李太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堂上语也。
《唐诗广选》:
蒋仲舒曰: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诗中写出。
《唐诗摘钞》:
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意与《洛城下》同,此首点题在后,法较老。
《唐宋诗醇》:
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至于《落梅》笛曲,点用入化,论者乃纷纷争梅之落与不落,岂非痴人前不得说梦耶?
《唐宋诗举要》:
因笛中《落梅花》曲而联想及真梅之落,本无不可。然意谓吹笛则梅落,亦傅会也。复斋说虽稍泥,然考核物理自应有此,不当竟斥为妄。
《诗式》:
首句直叙;二句转,旅思凄然,于此可见。三句入吹笛;四句说落梅,以承三句。若非三句将“吹节笛”三字先见,则四句“落梅花”三字无根矣。且“江城落梅花”,足见笛声从楼上传出,“听”字之神,现于纸上。[品]悲慨。
《李太白诗醇》:
严沧浪曰:凄远,堪堕泪。潘稼堂曰:登黄鹤楼,初欲望家,而家不见;不期闻笛,而笛忽闻;总是思归之情,以厚而掩。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1)郎中:官名。黄鹤楼:近在湖北武昌的长江边上。
(2)迁客: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3)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梅花:指“梅花落”。为笛曲曲牌名。
「鉴赏」
李白,卷一《独坐敬亭山》、本卷《清平调》已介绍。在安史之乱中,李白于肃宗至德元载(756)十一月应聘入永王李 幕,随永王水师东下。肃宗派兵讨伐永王,至德二载永王兵败,李白逃至彭泽,被系浔阳狱中,十一月被定罪流放夜郎(今湖南新晃)。此诗是李白于乾元元年(758)五月被流放的途中经过武昌时所作。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史郎中”,生平不详。“饮”,《千家诗》作“钦”,《李太白文集》与《文苑英华》作“饮”,“钦”似与“饮”字形近而误。“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昌蛇山。
首句诗人以贾谊自比,说自己被流放到了夜郎。贾谊(前200―前 168),汉文帝时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由于他的政治主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李白是说自己被流放到夜郎是冤枉的、无辜的。“一为”即一旦成为。“迁客”指被贬谪或遭流放的人。
次句写诗人关心国家,思念亲人。“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西望长安”当然也就是表明自己关心国家的局势与命运。“不见家”,李白未尝居家长安,盖指史郎中言之,李白当然也有同感,所以也表现了诗人渴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心情。而这一切都变成了难以企及的事了。
后两句扣题写听笛。三句写笛声从高空传来,末句写听到笛声的感觉。笛曲中有《梅花落》,见《乐府诗集》卷二十四。诗中表明所吹为《梅花落》曲,同时也写了笛声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五月的鄂州城,梅花正在纷纷飘零。“江城”指鄂州城(今湖北武汉武昌),因为它濒临长江。主要表现思妇惜春念远的情感,调子是忧伤的,这恰好符合李白当时的心境,所以他听了特别感动。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巧借笛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正如明人钟惺《诗归》所说:“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而且表达得很含蓄,如清乾隆十五年《御选唐宋诗醇》称:“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
至于《落梅》笛曲,点用入化。”笛声在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作用,清初黄生《唐诗摘抄》卷四说:“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古时候李白写过很多关于黄鹤楼的古诗,下面一起来欣赏欣赏。
《江夏送友人》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 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注释」
①江夏,唐时郡名,即鄂州也,属江南西道。
②宋玉《讽赋》:“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
③杨齐贤曰:黄鹤楼,在鄂州。《国经》云:“费文 得仙,驾黄鹤憩此。”
④鲍照《舞鹤赋》:“振玉羽而临霞。”
「译文」
雪花点缀着翠云裘衣,正当冬季,我在黄鹤楼携酒送你。
你马上就要像黄鹤一样振奋玉羽,西飞到长安城――帝王州去。
我虽然是凤,却无琅 来充饥,我用什么来赠送你远游呢?
只好徘徊顾影,泪满汉江,留恋难别。
《望黄鹤楼》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写作背景」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译文」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注释」
雄雄:气势雄伟。
弯跨:跨于空中。
峰嶂:高峻的山峰。冥密:深幽茂密。
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清谧:清静、安宁。
蹇:句首语助辞。
跻:登。
「赏析」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渲染黄鹤山的雄伟气势。开头先写山的高大:“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极力形容黄鹤山的威势,只见整座山峰,凌空而上,直插云天。接二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着。波浪般起伏、参差不齐的山峦,一排排凌空横跨,宽阔无边;高高耸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显得幽深昏暗。
前六句诗句,全由首句“东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纵望、侧望、环望。整个黄鹤山几乎全被诗人望遍了。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暗寓李白心向往之,因此山曾有仙人居住过。“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人去楼空,仙去室寂。如今山上只剩下仙人当年炼丹的石室了。“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炼丹的“金灶”,已满是烟尘和埃垢;注满玉液之潭,如今已一无所有;整个黄鹤山似乎都被一种清幽寂静的静的气氛所笼罩,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一片荒凉冷寂的画面展现于读者面前:古老的荒地,草木丛生;庭园里,灵芝之类的药草,已经苍老枯萎。
从“颇闻列仙人”至“庭寒老芝术”是第二段,共八句。诗人扣紧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写法仍从“望”字入笔,但却已经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从“蹇予羡攀跻”至篇终是第三段。这一段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两句,毫无隐讳地抒写自己的仰慕与欣羡,诗人很愿攀援而上。诗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情,原因在于“保闲逸”,亦即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过着闲逸的生活。“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两句,与一、二两段相呼应,说明,尽管诗人走遍了五岳名山,但黄鹤山却是无与伦比、无可匹敌的。
总体来说,此诗经过实际的比较,诗人终于决定把黄鹤山做为自己感情寄托之所在,从此永远结束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这里的“青松”代指黄鹤山,同时也象征看诗人坚韧不拔、冬夏常青的性格。“悟”,觉悟,醒悟。“客情”,暗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诗人奔波流浪,怀才不遇的一生。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3、《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4、《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5、《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6、《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7、《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10、《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0-352.html黄鹤楼的古诗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