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英国大学质量,学术,颜值,底蕴,学生质量等等都很好,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但很多中国学生入读后,清一色表示劝退,问就是别来,入读后压力很大很后悔。
今天我们聊下,英国这边在读学生最劝退你入读的两所大学。当然,劝退不是学校不好,而是很多学生会因为教学风格,生活环境等因素有些落差。从而不及自己的心理预期以及生活习惯,很难受。
No.1Edinburgh
说到学校好,但必然被中国学生劝退的学校,爱丁堡是首当其冲的。每年都有一堆学生有话不得不说,怨念极大。
首先,能入读爱丁堡这个学校的,基本都是偏学霸的那一波了,无论本科还是硕士。但即使是这样的学生质量,面对爱丁堡的学术压力,还是有点吸不过气。
这个学校是真的出了名的高挂科率,尤其是计算机,商科,法律等专业,经常有学生连续两次fail然后被退学的,毕竟补考也严格。很多不了解的人会没心没肺的说,肯定是入读的学生水,能连挂两次。
还真不是,爱丁堡的情况是,教授上课节奏快,很多国际学生本身适应要时间,但人家不给你这个适应时间。有些学生这点就没缓过来,尤其是语言能力差的。还有就是压分,学校给分极其严谨,high2.1比例都维持的严谨,更何况1等比例。
这个学校相对来说,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八字,因为全靠自学,提前预习为主旋律。没人给你喂知识点。在读学生的困恼在于几乎天天在赶ddk,一不小心就fail,尤其是英语能力差的,那真的是天灾。苏格兰这边本身口音就重,有些教授就是本地人,口音重的你感觉自己这个雅思分数刷了个假的一样。
还有就是爱丁堡的课程紧凑,课程量大,就这个学校是真的学术风,和兰卡斯特这种学校一样的。一大堆课程,作业和考试又比较难。虽然,教授不针对中国学生,但也不照顾国际学生啊,进度一快,谁都不爱。
除了学术压力大,苏格兰这边天气还冷,英国本身一年四季大约在冬季。苏格兰更是阴雨连绵,湿冷,少阳光,冬令时的时候下午4点就天黑,街上人影都没。留学生好孤独好心累的。心理问题也是问题啊。
所以,爱丁堡虽然qs的确强,但对于这个学校,很多中国学生,你入读前和入读后是两副面孔的。入读前,颤抖吧,爱丁堡,本大爷要降临了。入读后,请宽恕我吧,是我飘了。
No.2Bristol
布里斯托这个学校申请前很多学生都很欢喜的,毕竟出offer节奏快,不拖泥带水,很多学生整个申请季的第一个offer往往就是布里斯托给的。
外加这个学校这几年qs排名等等方面也趋向于稳定,整体还有回调的上升期优势。学校也在各种增开商学院,多开一些课程,势头上整挺好,一副我要做大做强的局面。所以,这几年布里斯托的入读率也比较高。外加国内机构也在给布里斯托造声势,四子学校都变成王曼爱布了,都把华威给踹出去了。
但布里斯托这个学校,也是和爱丁堡一样,入读前和入读后的学生心态是180度转变的。
首先是布里斯托这几年步子迈太快了,创收过于严重了,但师资其实没有真的跟上。明显师资团队偏缺乏,班级规模过于臃肿,尤其是硕士方面。所以,入读后,你会发现教授和学生的距离感,你会有一种教授比较冷淡的错觉,基本联系度不强。这种情况其实会影响很多,一是影响比如你升学要读个硕博,你想要个推荐信都比较难要到。二是老师讲课不太和学生搞互动带节奏,只讲内容输出为主,授课性弱了点。
其次就是Bristol的Officehour资源紧张,一些热门学院如商学院、教育学院以及法学院这些也是,学生多,老师少,预约officehour可能排到一两周后。你真有点事情要问,反馈极慢,邮件答复简短甚至不回。布里斯托在这方面给留学生的感受就是:你问三个问题,老师就回答一个,还含糊其辞。这样的情况多了,就懒得问了。
还有就是布里斯托其实生活成本高,伦敦之外最贵城市之一,住宿,吃饭,交通都贵。性价比没有曼城,利兹那些地方高。还有就业机会少,Bristol本身是当地local养老的地方,就没啥就业机会,不像Reading那种还有个小硅谷之称。布里斯托你要就业,就要去伦敦,布里斯托去伦敦得两小时。
除了前面说的,Bristol本身也是偏学术型的学校,节奏快,给分不友好,相对压分,也是没什么缓冲期的,作业难度也高,论文有的时候还抽象,你真的需要大量阅读和文献才能破题把论文写好。学校给国际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实严重不够。不像那些中国学生多的,比如曼大,伯明翰这种,大家很好混中国学生圈子。布里斯托感觉学校给国际学生的整个支持系统都比较薄弱。可能学校的初心是让你来搞学术的,不是让你搞有的没的。
总了个结:所以,入读爱丁堡和布里斯托这种学术类型的学校,有些学生容易水土不服,你会莫名的有升学压力。
但说实话,如果你入读前,对这个学校有足够认知和心理预期的话,也能先手有个准备。比如这两学校适合你提前预习式学习,你开学前就可以去搜下课程的大纲syllabus,提前把核心概念先摸一遍,课程官网都可以找到Readinglist的。还有就是论文写作技巧,这个很多学生栽跟头的,你提前都要去摸一遍流程,太多学生不是抄袭被判抄袭的情况了。格式的引用,等等方面还是得弄。
再有就是,这类学校,教授相对事情多,的确比较冷漠,和你有距离感,你要经常刷存在去,而不是你觉得对方高冷,你就躲掉了。你要主动出现,邮件频繁联系。你存在刷多了,分就高了。这种主动的刷存在我这边好多学生亲测有效。
咱就是说,这两学校的确有一定入读难度,前期该劝退则劝退,实在想不开,入读了。那就有问题解决问题,别让学校适应你,你得提前适应学校规则去,你都摸清套路了,也就一层窗户纸,活该你上大分。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5-13397.html劝退:在读学生最不建议你入读的两所英国大学,问就是别来!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